古代志怪传奇故事: 缪太太、奇事两桩、白蛤蟆、王成(上)
缪太太
光绪中叶以后,慈禧忽然怡情翰墨,开始学画花卉,又学着写大字,经常写些福、寿之类的字赐给自己喜欢的大臣。她想找一两个代笔的妇人,却找不到,于是下旨给各省的总督巡抚,让他们帮忙寻找。
恰好四川有一位官员的家眷缪氏。这女子是云南人,丈夫在蜀地做官死去,儿子也是个举人。缪氏擅长画花鸟,会弹琴,小楷字也写得很漂亮,各方面都很适合,于是就被送到了京城。
兹禧召见了缪氏,面试过后,非常高兴。她将缪氏留在自己身边,朝夕不离,而且免去对方跪拜。每月俸金二百两银子,又为缪氏的儿子捐了个内阁中书的官职。
缪氏于是成为慈禧的清客,也就是那个世称缪老太太的人。她偶尔也应酬作些书画,放到琉璃厂的店铺出售。我曾见过这些作品,很有风韵。
从这之后,所有的大臣家里都有慈禧赏赐的花卉扇轴等物品,全都是缪氏的手笔。
恰好遇上慈禧六十大寿。提前几天,慈禧突然问缪氏:“满洲妇人的盛妆,你曾经见过了;但我还没见过你们汉人的盛妆是什么样子。”缪氏回答说:“就是凤冠霞帔啊。”
慈禧说:“好,祝寿当天,你必须穿这种盛装为我陪宾客。”缪氏唯唯称是。到了那天,她就买了凤冠霞帔穿上。
慈禧大笑,笑得前仰后合,说缪氏就像戏剧中的某某角色。祝寿过程中,慈禧让缪氏站在非常显眼的地方,让所有满族妇人进宫磕头贺寿的人都能看到。
见到的人无不失声大笑。慈禧当天竟然高兴得不行,赏赐出去好多东西,只是缪氏十分拘束,呆呆地站了一整天,苦不堪言。
满人把汉人当作玩具。然而当时朝中所有官员的妻子们听到这件事,却羡慕得不得了,认为这是圣眷优隆,天恩高厚。缪氏名叫素筠,娘家姓氏不清楚。
(出自《清代野记》)
奇事两桩
先父姚安公在云南时,师爷说衙署院里的香橼树下,月夜里常见有一个红衣女子,浓妆艳抹地站在那儿,见了人就缓缓地沉没进土里。
大家提议挖开看看。姚安公拿来一壶酒浇到树下,祝祷说:“你见了人就藏起来,说明没打算做妖害人。那又何必屡屡现形,自找暴露尸体之祸呢?”此后,红衣女子便不再出来了。
还有一间书房,极为宽敞,好久空在那儿没有人住。舅舅安五章公跟着姚安公在云南,夏天偶尔光着身子睡在书房里,梦见一个人向他作了个揖,说道:“我和你虽然是两个世界的人,但我的眷属在这儿,也有男女之别。你为什么自己独处时,不守礼节呢?”
安五章公猛然醒来,再也不敢到书房去了。姚安公曾说:“树下的鬼,可以通过讲道理使它明白事理;书房的鬼,能通过讲道理让人明白事理。这个郡地处偏僻的万山丛中,风俗朴实而不开化,所以鬼怪什么的也都这么淳厚善良。”
在我两三岁时,曾见到有四五个小孩子,穿着花衣裳、戴着金项圈,和我一起玩,他们都称我为弟弟,好像很喜欢我。我稍大时就不见了。
后来我把这事告诉了先父姚安公,他沉思了好久,恍然道:“你的前母遗憾没生儿子,曾经叫尼姑用彩丝线拴了神庙里的泥孩儿来,放在卧室里,她给每个泥孩儿都起了小名,每天都给他们供果品什么的,和养育孩子一样。她去世后,我叫人把这些泥孩儿都埋在楼后的空院里,肯定是这些泥孩儿作怪。担心今后闹妖,打算把泥孩儿挖出来,却因为年头长了,已经记不起埋在什么地方了。”
前母就是张太夫人的姐姐。有一年的忌日,家祭之后,张太夫人正在睡午觉,梦见前母用手推她,说:“三妹太没有经验,怎么能让小孩子玩刀?”张太夫人惊醒过来,发现我正坐在她身旁,玩着姚安公的皮带,挂在上面的佩刀已经拉出刀鞘了。由此才知道灵魂回来接受祭祀,确有其事。古人因此侍奉死人就像侍奉活人一样。
(出自《阅微草堂笔记》)
白蛤蟆
后蜀末年,成都城延秋门内严真观前蚕市,有一个村夫卖一只白蛤蟆。
这白蛤蟆个头非常其大,两眼红彤彤的。围观的人都说这是肉灵芝。有一位不知名字的王姓郎中大夫(医生),花了一缗钱把它买了下来。
王郎中回到家中,担心白蛤蟆跑掉了,就用一个大石臼倒扣过来,将它罩在地上。
到了晚上,石臼透明就像一个蜡烛灯笼。王郎中惊骇不已,连忙斋戒沐浴,选了一个黄道吉日,背着家伙带着白蛤蟆辞家前往青城山,自此杳无音讯。等到第二年,宋朝伐蜀,竟然不知道这个姓王的郎中,最后是死是活。
(出自《茅亭客话》)
王成(上)
王成,原本是平原县一个没落官员家的子弟。他生性懒惰,生活渐渐没有着落,到后来只剩下几间破屋,只能与妻子睡在破草席上。夫妻俩经常互相怨骂,难以度日。
当时正是炎热的夏季,村子外边原来有个周家的花园,已经墙倒屋塌,只剩下一个亭子。村里有许多人来这里住宿乘凉,王成也随大流夹杂其间。
有一天,天亮后,睡在这里的人都走了。太阳升起三杆高了,王成才起来,摇摇晃晃地想要回家。忽然看见草丛中有一股金钗,他拾起来一看,上面刻着“仪宾府造”一行小字。
王成的祖父原来是衡恭王府的仪宾,家里的旧物,很多都是这种款式,因此王成拿着金钗踌躇了半天。这时有个老婆婆来寻金钗,王成虽然很穷,但秉性耿直,急忙拿出来交给了她。
老婆婆很高兴,极力称赞王成的品德,说:“金钗不值几个钱,可这是已故丈夫的遗物。”王成随口问道:“您夫君是谁呀?”
老婆婆回答说:“是已故仪宾王柬之。”王成吃惊地说:“那是我祖父!你们怎么认识的?”老婆婆也惊讶地说:“你就是王柬之的孙子吗?我是狐仙。一百年前,我同你祖父相好。你祖父死后,我就隐居起来了。今天经过这里时遗失了金钗,恰好被你拾到,这不是上天的安排吗!”
王成也曾听说过祖父有个狐妻,便相信了老婆婆的话,邀请她到家中去坐坐。
老婆婆跟他去了。王成叫妻子出来相见,只见她穿着破烂衣服,面黄肌瘦。老婆婆叹息说:“咳!王柬之的孙子,竟然穷到这种地步!”又见破锅旧灶没有一丝烟火,老婆婆说:“家境如此,你们靠什么生活呢?”王妻就把贫苦的状况细细地述说给老婆婆听,忍不住呜呜咽咽哭泣起来。
老婆婆把金钗交给王妻,让她到市上当了钱买些米来暂且度日,三天以后再来相见。王成挽留她,老婆婆说:“一个妻子你还养活不了,我在这里,你只能仰望屋顶,无可奈何,有什么用呢?”说完径自去了。
王成对妻子讲了老婆婆的来历,妻子很害怕。王成称颂婆婆的仁义,让妻子像待婆母那样侍奉她,妻子答应了。
三天后,老婆婆果然来了。拿出一些银子,让王成买了一石米、一石面。夜里她就同王成的妻子一块睡在短床上。妻子开始很害怕,但后来看到她心意诚恳,就不再疑心了。
第二天,老婆婆对王成说:“孙子不要再懒惰了,应该做点小买卖。坐吃山空怎么能长久呢?”王成发愁地告诉她没有本钱。
老婆婆说:“你祖父在时,金银绸缎任凭我取用。我因自己是世外之人,不需要这些东西,所以没有多拿过。只积攒下买花粉的四十两银子,至今还存着。长久放在我那儿也没用处,你可以拿去全买成葛布,立即赶到京城卖掉,可赚点利钱。”
王成听从了她的话,买了五十多匹葛布回来。老婆婆让他马上收拾行装,估计六七天就可以到京城。并嘱咐王成,“要勤不要懒;要快不能慢。如果晚到一天,后悔就晚了。”王成恭敬地答应了,带着货物上了路。
王成中途遇雨,衣服鞋子全湿透了。他平生从未经历过风霜之苦,疲倦不堪,就决定暂时在旅店歇息。不想大雨下了一整夜,房檐雨流如注。过了一夜,道路更加泥泞难走。
王成见来往的行人,积水没过脚脖,心中怕苦。等到中午,雨才不下了。但一会儿,阴云密布,又下起大雨,王成只好又住了一宿才走。快到京城时,听说葛布价格飞涨,王成心中暗暗高兴。
进京后,来到客店解下行装,店主非常惋惜他来晚了。原来,南方的道路刚开通,葛布运至京城的极少;贝勒府又急着购买,价格顿时上涨,比平时贵三倍,前一天才刚购满数额。后来的人都很失望。店主人把缘故告诉王成,王成闷闷不乐。过了一天,葛布运到京城的越来越多,价格下跌得更多了。(未完待续)
(出自《聊斋志异》)
热点资讯
- 2025-04-12泽连斯基宣布:测试成功!
- 2025-06-26【民生实事进行时】2025年德州天衢新区袁桥镇开展“移风易俗”群众性小戏小剧展演
- 2024-12-20利亚德中标结果:淮安市公安局指挥大屏维保项目成交公告
- 2025-06-2318句意境绝美诗词,古人借月寄相思,字字温柔又浪漫
- 2025-05-23国金证券:给予科威尔买入评级
- 2025-02-02面善心不善的4个星座, 看似软弱, 其实深不可测
相关资讯
- 18句意境绝美诗词,古人借月寄相思,字字温柔又浪漫
- 利亚德中标结果:淮安市公安局指挥大屏维保项目成交公告
- 古代志怪传奇故事: 缪太太、奇事两桩、白蛤蟆、王成(上)
- 独行侠新星中锋转型? 已付出巨大努力!
- 泽连斯基宣布:测试成功!